IV测试仪通过施加可控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至待测器件,同时测量其响应的电流或电压,生成电流-电压(I-V)特性曲线,从而分析器件的电学性能。其核心原理涉及电学信号的施加、采集、处理及分析,具体如下:
1. 信号施加模块
功能:向待测器件提供可控的电压或电流激励。
实现方式:
电压源模式:输出稳定电压,测量器件的电流响应。
电流源模式:输出稳定电流,测量器件的电压响应。
关键参数:
电压范围:±10V至±1000V(可调)。
电流范围:纳安级(nA)至安培级(A)。
扫描速度:毫秒级至秒级(可调)。
2. 信号采集模块
功能:实时监测器件的电流或电压信号。
实现方式:
高精度采样器:采用16位以上模数转换器(ADC),采样率可达MHz级,确保微弱信号的准确捕捉。
差分放大器:消除共模噪声,提升信噪比。
滤波电路:内置低通/带通滤波器,抑制高频干扰。
关键参数:
电流分辨率:皮安级(pA)。
电压分辨率:微伏级(μV)。
3.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
功能:将采集的原始数据转换为I-V曲线,并提取关键参数。
实现方式:
实时计算:通过嵌入式微处理器,动态计算电阻、电容、电导等参数。
曲线拟合:采用最小二乘法等算法,拟合I-V曲线,提取阈值电压、漏电流等特征值。
AI辅助分析:通过机器学习模型,自动识别异常曲线(如缺陷模式、失效特征)。
输出结果:
I-V特性曲线(电压-电流关系图)。
关键参数列表(如阈值电压、跨导、漏电流等)。
4. 工作流程
准备阶段:
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(电压源或电流源)。
设置测试参数(电压范围、扫描速度、采样率等)。
连接待测器件,确保接触良好。
测试阶段:
信号施加模块输出激励信号。
信号采集模块实时监测器件响应。
数据处理模块记录并存储原始数据。
分析阶段:
生成I-V曲线,直观展示器件的电学特性。
提取关键参数,评估器件性能(如阈值电压是否偏离设计值、漏电流是否超标等)。
通过AI算法,识别潜在缺陷或失效模式。
结束阶段:
关闭测试设备,保存测试报告。
根据分析结果,优化器件设计或生产工艺。